1. 首页 > 星座查询 > 文章页面

成都郫县有名的算命先生,大邑县(郫县算命最准的)

在大邑的饭桌上,这些话是必须有的,不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成都郫县有名的算命先生的一些知识点,和大邑县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大邑悦来镇半山出租农房独院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大邑县***

大邑悦来镇半山出租农房独院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宁江村。通过查询美丽新农村提供的数据可知,大邑悦来镇半山出租农房独院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宁江村。周边土地状态为:有,后面山上为自留地。所以大邑悦来镇半山出租农房独院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宁江村。

大邑县安仁镇和郫县三道堰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灌口社区居委会、玉金社区居委会、花溪谷社区居委会、金星社区居委会、龙泉社区居委会、屏江社区居委会、宁江村村委会、王岗村村委会、民集村村委会、义和村村委会、丹凤村村委会、朝阳村村委会、鹤庆村村委会、_石村村委会、星火村村委会。

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与邛崃山脉接壤。东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与邛崃市相邻,西与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相连,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县域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大邑辖3乡、17镇。[1]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邑县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中文名称大邑县

外文名称Dayi County

别名蜀之望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下辖地区晋原街道安仁镇西岭镇

政府驻地晋原街道

电话区号028

邮政区码611330

地理位置龙门山以东成都平原

面积1548平方千米

人口511975人(2012年末)

方言大邑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西岭雪山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大飞水原始森林

机场双流国际机场简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成都南成都东成都西成都北

大邑

大邑

早在新石器时代,今大邑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周时有古蜀。今大邑县区域当时古蜀国地。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更元九年(前316),秦灭古蜀国。今昔对比大邑县区域当时为临邛县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

西汉末年,王莽立国为新(9至23),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后公孙述据蜀称成家(25至36)。监邛、邛原县名仍旧。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

历蜀汉、魏、西晋宽大初至成(汉)玉衡二年(312),大邑县区域仍置。

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亡。汉原县改为融县,后又复名江原县。临邛县仍置。

中经宋、齐,至梁武陵王萧纪据蜀前,两县建置不变。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552至553)。临邛县改为依政县,江原县仍置。

梁承圣二年(553),西魏统治蜀地。依政县分出部分地区置临邛县,江原县仍置。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立国。江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县,后又改为晋原县。依政县、临邛县仍置。

隋代,今大邑县区域为晋原、临邛、依政县地。

唐武德元年(618),晋原县地分出部分置唐隆县。武德三年(620),临邛、依政、唐隆3县地分出部分置安仁县,贞观十七年(643),安仁县撤销,咸亨元年(670),安仁县复置。今大邑县区域唐初未建置时,属临邛、依政、唐隆、安仁县地。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西部置大邑县。

西岭雪山

西岭雪山

《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撤消安仁县和火井县建制撤消,其行政区域划归大邑县。火井县境域后划归邛州。

大邑建县后,唐、宋两代建置无变化。

1377年(明洪武十年)农历五月,大邑建制撤消,境域并入邛县。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复置。

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津县并入大邑县。原新津县城关镇改为大邑县新津镇。1962年3月25日,建制恢复,原新津县所辖区域仍归新津县管辖,10月20日,国务院补办批准手续。建县后,大邑县治历来在今晋原镇。

隶属关系:大邑县始置时隶邛州。唐天宝元年(742),邛州改为临邛郡。唐乾元元年(758),临邛改为邛州。

五代十国时期,大邑县属前蜀国19年(907至926),后唐9年(925至933),后蜀国32年(934至965),隶邛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起,大邑属宋,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大邑隶邛州临邛郡。

南宋宝祐六年(1258),蒙古帝国军队攻入四川,大邑隶邛州临邛郡。至元十四年(1277)后不久,邛州临邛郡改为邛州。大邑隶属邛州。十六年(1279)。大邑属元。

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在蜀建立农民政权,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称帝,国号夏,大邑属邛州。

明洪武四年(1371)春,朱元璋派军入川。六月,夏亡,大邑属明,隶邛州。明洪武九年(1376),邛州降为邛县,大邑隶嘉定州。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大邑入邛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隶嘉定州。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邛州,大邑还隶邛州。

明崇祯十七年八月初八日,张献忠克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定都成都,称西京。并于十月初五破邛州,入大邑。在张献忠据蜀期间(1644至1646),大邑为大西辖县之一,其隶属关系与明末时同。

清顺治三年(1646),大邑属清,隶邛州。清乾隆版《大邑县志》载清顺治六年(1649),张献忠部属卢名仍“踞重庆、叙州、马湖及邛州一带”。清顺治九年(1652),已和南明联合的张献忠部属刘文秀出兵回川,大败已降清的吴三桂,克川南各州县。刘文秀克成都。清顺治九年,大邑属南明,隶邛州。清光绪版《大邑县乡土志》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后,其总部属王藩攻占邛州大邑。吴在1674年称帝,国号为周。大邑属周,隶邛州。清康熙十九年(1680),王屏藩被讨平,大邑属清,隶邛州。

民国元年,大邑隶邛州。2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大邑隶上川南道。3年五月,上川南道改为建昌道教。17年,道制撤销,时四川正值军阀混战,延至次年才正式撤销。大邑于是直隶四川省。24年6月,大邑隶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0日大邑县解放后,隶眉山行政区。1950年3月起改隶温江行政区。又称温江专区,1968年10月改为温江地区。1983年5月,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至今划归成都市管辖。[2]

2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7年,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48.6万,辖13镇7乡。县政府驻晋原镇。

1999年,大邑县辖15个镇、12个乡:晋原镇、安仁镇、悦来镇、新场镇、唐场镇、西岭镇、斜源镇、董场镇、韩场镇、王泗镇、三岔镇、江镇、上安镇、天宫庙镇、苏家镇;高山乡、青霞乡、金星乡、雾山乡、沙渠乡、鹤鸣乡、三坝乡、墩义乡、蔡场乡、元兴乡、龙凤乡、丹凤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0373人。

2004年9月8日,撤销唐场、元兴2个镇及丹凤、三坝、高山、龙凤、敦义5个乡;天宫庙镇更名为花水湾镇。将原唐场、元兴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仁镇;安仁镇政府驻安仁村。将原丹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悦来镇;悦来镇政府驻观口社区。将原三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出阝江镇;出阝江镇政府驻出阝源村。将原高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岔镇;三岔镇政府驻梅花村。将原龙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董场镇;董场镇政府驻董家村。将原敦义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王泗镇;王泗镇政府驻政府街。

2004年,大邑县辖17个镇(晋原、王泗、出阝江、西岭、斜源、董场、韩场、三岔、上安、苏家、新场、安仁、悦来、青霞、沙渠、蔡场、花水湾)、3个乡(雾山、金星、鹤鸣),20个社区委员会、345个村委会;面积154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322人/平方千米。

区划详情

大邑县辖17个镇、3个乡:晋原镇、王泗镇、新场镇、悦来镇、安仁镇、江镇、花水湾镇、西岭镇、斜源镇、董场镇、韩场镇、三岔镇、上安镇、苏家镇、青霞镇、沙渠镇、蔡场镇、雾山乡、金星乡、鹤鸣乡。

3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

© 2014 Baidu- Data© NavInfo& CenNavi&道道通

大邑县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前沿地带。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48公里,地跨东经102°59′至103°45′,北纬30°25′至30°49′。东北与崇州市为界,南接邛崃市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北与芦山县、宝兴县、汶川县接壤。

地形地貌

大邑新城区

大邑新城区(15张)

大邑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大邑县总面积的60.5%、16.7%、22.8%。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县西、北山丘地区。西北最高处为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东南最低处为韩场镇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75米。县境内地层除缺失下古生界和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县境内的地质构造,是龙门山大地构造的一部分,前人称的彭灌大断裂在县境内则沿天车坡至西岭至唐王坝西一线通过。以此线为界,西侧山区是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分,东侧则是上扬子地台西缘,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并有白垩系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

[3]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年均总降水量为1095.5毫米,年均日照1076.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3%。受地势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多,日照逐渐减少,无霜期逐渐缩短,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区。

[3]

4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水能蕴藏量为23万千瓦。有斜江河、出江河、黄水河、黑水河、干溪河、粗石河、西河等7条自然河流,另有人工河流三合堰。县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地下水,还有西南最好、最大、国内卤族元素含量最高的地热水——花水湾温泉。

[3]

矿产资源

县境内矿藏丰富,尤以非金属矿床为主,又大都是沉积矿床,产于固定的地质时代和地层层位。金属矿有赤铁矿、黄铁矿、铅锌矿、菱铁矿、铬铁矿、铜矿、金矿等;非金属矿有煤、泥炭、岩盐、钙芒硝、石膏、石棉、蛇纹岩、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硫磺矿等。

[3]

动物资源

县境内脊椎动物有5纲36科;家禽家畜鸡鸭鹅和猪牛羊兔。珍稀野生动物较多,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牛羚(又名扭角羚,俗称野牛)、川金丝猴、云豹、雪豹等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小熊猫、小灵猫、猕猴、豺、黑熊、林麝(俗称獐子)、大鲵、鸳鸯、红腹锦鸡、水鹿、盘羊、猫头鹰、苍鹰等46种;属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藏狐、豹猫、毛冠鹿、董鸡等9种;此外还有我国特有的斑背噪鹛、蓝喉太阳鸟等。

[3]

植物资源

县境内植物有226科、8600种。树木有41科、102种,主要有云杉、冷杉、银杏、柏树、桤木等树种;中药材以黄柏、黄连、杜仲、厚朴、红梅、天麻、贝母等为主。珍稀野生植物有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二级保护植物有杜仲、银杏;三级保护植物有天麻、黄连、厚朴、楠、桢楠。珙桐生长在县境内山区,属中国和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3]

5人口民族

编辑

2012年末大邑县户籍人口511975人,其中男性259678人,女性2522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3‰。[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6交通

编辑

二环内俯瞰大邑

二环内俯瞰大邑(2张)

自开始实施“村村通”、“联网加密”、“扶贫路”等工程以来,大邑县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国道(G318线),省道(S106线),大新路、三安路、怀敦路、新沙路等4条跨县道路为依托,以乡、镇、村和主要景区为结点,以董韩路、苏山路、董龙路、唐上路、大金路、安出路,鸳鸯路、晋新路、大西路等9条县道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体系。

大邑县东距省会成都市45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318国道)由东至西贯穿全境,东南距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

7经济

编辑

综述

大邑大道

大邑大道(2张)

2012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86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9090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8657万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0858万元,增长12.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20.3:42.0:37.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59.4%、33.7%。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408元。[4]

第一产业

2012年大邑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79576万元,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133133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7876万元,增长12.0%;牧业产值315611万元,增长8.0%;渔业产值15426万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39万元,增长7.5%。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496543亩。粮食总产量205000吨,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32487吨,下降1.0%;水稻产量129523吨,增长1.5%。全年肉类总产量123590吨,增长8.4%,禽蛋产量25636吨,增长8.7%。全年水产养殖面积417公顷,水产品产量8000吨,与去年持平。[4]

第二产业

大邑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47209万元,比2011年增长1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2%,带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居各行业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6家,实现增加值433000万元,增长19.7%,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8%。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6923万元,增长16.1%。实现利税总额130195万元,增长28.6%。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231.9%,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2%,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8.6%,资产负债率为60.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3391元/人。

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2400万元,增长15.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3300万元,增长12.5%。工业集中度达72.1%。[4]

第三产业

2012年大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0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6388万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7668万元。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74297万元,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5958万元,增长16.5%。[4]

8社会

编辑

科技事业

2012年大邑县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23项,立项14项。新认定省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7家、四川省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2家。全年共申请专利1035件。[4]

教育事业

2012年大邑县共有中小38所,其中:小学15所,普通中学23所。大邑县中小学在校学生共41365人,专任教师32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36.1%,高中升学率达91.8%。

医疗事业

2012年末有医院、卫生院55个,其中等级医院5家。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460人,增长11.9%,其中医生966人,增长7.1%。各类卫生机构总床位3074张,增加241张。

文化事业

2012年组织开展了“文化进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文化四季风”、“三下乡”、“文化直通车进校园”等系列活动100多场;“百姓故事会暨歌舞大邑.运动大邑”开展活动1200场。

体育事业

2012年组织了“中国人寿保险杯”大邑县第32届元旦健身越野跑、成都市“太极蓉城”暨大邑县“全民太极健身活动”启动仪式、大邑县第三届校园网球比赛、“庆国庆63周年”企业职工运动会、“运动大邑·阳光校园”等体育活动;组队参加成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并在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7枚。

9风景名胜

编辑

花水湾温泉

中国4A级景区花水湾温泉位于西岭雪山东麓,海拔近千米,青山碧水,冬暖夏凉,是旅游度假胜地。花水湾温泉距离成都市区80km,距道教发源地鹤鸣山16km,距大邑刘文彩庄园40km,距诗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滑雪场20km。

刘氏庄园博物馆

中国4A级景区,刘氏庄园博物馆属社会历史类的遗址性博物馆,原名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1958年10月建馆,196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

建川博物馆聚落

中国4A级景区,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鹤鸣山道源圣城

鹤鸣山道源圣城

道教发源地鹤鸣山

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它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及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先《广舆图》词句“鹤鸣山岩穴中有古鹤,鸣则仙人去。”和《诗经》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得此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佛教圣地雾中山

雾中山是中国古代四川至印度古道上(南丝绸之路)的一座佛教胜地,原名大光明山,又名天诚山、雾山,位于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成都80公里。其主峰海拔1638米。其地北有九龙山、金刚山,西有红岩山等,方圆数十里,号称72峰,因常年被云雾覆盖,故名雾中山。是大邑古八景之一。

西岭雪山

中国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95公里),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塘海拔5353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洁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状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西岭雪山也因此得名。景区内富饶的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0%,植物种类多达3000余种,其中有珍稀树种银杏、香果树、珙桐灯,原始桂树达1000余株,十分罕见。其间常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猕猴豹、金鸡等珍稀动物出没。

高堂寺

高堂寺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市大邑县以西,景区距大邑县城7公里,距成都52公里。区内山峦绵延,古柏参天,沟渠纵横,田畴阡陌,是集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以山水、田园自然风光为基础,以千年古寺高堂寺为主体,辅以众多优美的传说和历史遗迹,形成了集自然风光、宗教、人文、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景区,为成都平原的第五大佛教禅院。并以此为特色,赢得了众多宗教朝圣者和旅游观光者的青睐。

新场古镇

中国4A级景区,大邑县新场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与邛崃山脉的山丘坝交汇处,至成都约58公里。新场镇兴起于明朝嘉庆年间,清康熙年间,陆续有外省客商云集,由于地处山丘与平原交界处,地理位置有利,水陆便通,新场镇在明清时期外省会馆、商贾云集,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繁荣集镇。如今,会馆虽已不在,但古街上昔日大户商贾古色古香的建筑仍大量保存完好,境内文物古迹如佛子岩、川王宫、虎跳出河第一溪等仍然保存完好。

赵云墓

赵云墓位于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

药师岩摩崖石刻

药师岩摩崖石刻,位于四川大邑县城西25公里的飞凤山(也称凤凰山),距成都市约75公里,岩上有十五窟,三十五龛,大小摩崖造像一千馀尊。药师岩石窟以主龛造像药师佛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50米的药师岩有三殿一洞,大小摩崖造像1032尊。据考证,药师岩石窟始建于晚唐开成二年,距今一千多年,比建于公元八九二年的大足石窟还早六十多年,是难得的唐代造像精品。但这一艺术的瑰宝大多鲜有人知。

白岩寺

白岩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金星乡,距成都市60多公里。白岩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万历年间,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金刚道场。

烟霞湖风景区

烟霞湖位于大邑县东北边缘,距大邑县城有11公里,距成都市有56公里。烟霞湖景区平均海拔755.6米,平均气温在16℃左右。湖面面积400亩,蓄水量500多万立方米。

关于成都郫县有名的算命先生,大邑县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差点撞了傻子,算命先生竟对老太说,傻子要惨死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